欢迎访问山东天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!
网站地图

全自动小型气象站,水位监测站,雨量监测站供应商

始终坚持做高精度客户喜爱的产品

13276363313
山东天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技术文章

产品目录

雷达生命探测仪原理: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定位生命迹象

    作者:雷达生命探测仪    更新时间:2025-09-02 11:16:29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thyqw.com/jishu/1714.html

雷达生命探测仪是应急救援、灾害搜救等场景的关键设备,能在地震废墟、坍塌建筑、茂密丛林等复杂环境中,穿透障碍物探测到被困人员的生命迹象,为救援行动争取宝贵时间。其工作原理基于雷达技术对人体生命活动信号的捕捉与分析,核心是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波,识别由人体呼吸、心跳等产生的微小运动,进而确定生命位置。

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核心技术逻辑是 “电磁波发射 - 反射信号分析”。设备内置的雷达发射器会向探测区域发射低功率、特定频率的电磁波,这类电磁波具备一定穿透能力,可穿透混凝土、木材、砖石等常见障碍物。当电磁波遇到人体时,会因人体的生命活动(如呼吸导致的胸部起伏、心跳引起的身体微小振动)产生反射,反射信号的频率、相位会随人体运动发生细微变化,这一现象被称为 “多普勒效应”。

设备的信号接收模块会捕捉这些反射信号,并将其传输至信号处理单元。处理单元通过专用算法,过滤掉环境中无关的干扰信号(如建筑结构振动、外界噪音产生的反射),提取出由人体生命活动引发的特征信号。例如,呼吸运动产生的信号频率较低且周期稳定,心跳信号则频率更高、幅度更微小,算法会对这两类信号分别识别、分析,判断是否存在生命迹象。

在确定生命存在后,设备会进一步通过多组天线的信号对比,计算出反射信号的时间差、角度差,结合电磁波传播速度,确定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(包括距离、方位),并通过显示屏或声音提示反馈给救援人员。部分先进的雷达生命探测仪还能区分多个生命信号,同时定位多名被困人员,适配大规模灾害搜救场景。

由于采用非接触式探测,且电磁波对人体无伤害,雷达生命探测仪在救援中无需破坏现场结构,可在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,快速完成初步探测。无论是地震后的废墟搜救,还是建筑坍塌后的被困人员定位,其原理均围绕 “捕捉生命活动引发的电磁波变化” 展开,通过优化算法与天线设计,不断提升探测距离、穿透能力与抗干扰性,更好地适配各类复杂救援环境,为生命救援提供技术支撑。

雷达生命探测仪